返回

“75年·75人”|“816”,我亲历的神秘核工程

20世纪 60年代中期,为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党中央作出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 1967年,中央批复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

“816”。10余年里, 6万余名士兵、工人、专家在此隐姓埋名,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缓和以及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即将建成的核工程宣布停建,“816”成为共和国永远铭记的历史印迹。

讲述人

陈怀文,男,山西晋中人,参与过“ 816”工程洞体建设的老兵,现为工程兵五十四师战友联谊会会长、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常务副馆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0年,“816”工程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我不禁欣喜若狂。

“816”,一个令我永远无法忘却的数字。

“816”是个工厂,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小镇白涛;“816”是项工程,在乌江之畔的金子山内,“挖”出了一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这个代号“816”的进洞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有惊天动地之举,无惊天动地之声,当年为绝密核工程。作为曾秘密参与该项工程洞体建设的老兵,我守口如瓶30余年,现在终于可以讲讲“ 816”的故事了。

一心向北当兵,不料入伍南下

1969年冬天,我从山西省平遥县应征入伍。当时听说有一个番号为“8342”的特种兵部队也在征兵,我想起与之排序接近的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怀着“当兵就要上北京”的想法,立马向8342部队接兵首长提出入伍请求,最终如愿以偿。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2月18日,天气格外暖和,戴着大红花的我,光荣地代表全县的入伍新兵在欢送大会上表态发言,接着又在欢送的锣鼓声中告别家乡,坐上了运送新兵的火车。

看到火车一路北上,我非常高兴,心想到北京当兵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不承想,当火车到了河北石家庄后,稍作停息就向南行驶了。我急忙问身旁的接兵班长:“我们这是去哪儿?”接兵班长笑着说:“当然是去部队了。”我知道部队有部队的纪律,再问也是白问,也就不再吭声了。

一路上,我们过黄河、跨长江,在重庆换乘轮船顺长江东下,在榨菜之乡涪陵转了个弯,又顺着清澈的乌江水南上,直到一个叫白涛镇的小码头才停下来。

“我们的部队驻地到了。”接兵首长大声宣布。

准备随时参战,不料秘密挖洞 10余年

白涛镇,一个在当时地图上失去坐标、无法找到的小镇,在重庆未直辖前,属四川省涪陵地区(今重庆市涪陵区)管辖。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山坡上除了新盖的一排排以竹片为墙、油毡遮顶的工棚营房外,再也看不到其他建筑。

我入伍时,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刚结束不久,中苏关系十分紧张,我应征当兵是为随时参战,不料却来到这深山老林。所有人进山的第一课就是保密课,彼此之间不准串岗,也不准互相打听,大家都很纳闷:“来这里到底是要做什么?”

经过3个月紧张的新兵训练,我们逐渐揣摩出,我们将要参与一项大工程建设。

为适应战备施工需要,部队全部实行“四四建制”,即1个团4个营,1个营4个连,1个连4个排,1个排4个班,每个班均有十多人,全师4个团再加2个独立营共有2万多名工程兵。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7983部队六连。这个连队是全师的“四好标兵连队”,也是全团坑道掘进的主攻连队,后来还被工程兵司令部和政治部联合表彰为“硬骨头六连式连队”。

由于我身强体壮,下连队后便被分到了四排15班。这个班是风钻班,主要任务是在坑道掘进中打炮眼。其他班的分工也很明确:16班负责在打成的炮眼中装炸药,进行爆破;13班、14班则负责出渣并将石渣运出洞外。施工实行“三班制”“四班倒”,每个班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保证工程紧张有序地进行。

艰苦程度远超想象。

洞内有的地段地质很差,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五面石头夹一块肉”是对当时施工环境的形象概括(“肉”指战士的身体,“五面”指洞内上下左右和作业面都是岩石)。施工时,危险系数更是“爆表”,就拿风钻班来说,当时风钻班打炮眼用的凿岩机(俗称风钻)重50多公斤,单是手持风钻就筋疲力尽;风钻手施工时必须头戴安全帽,面戴防尘口罩,身穿工作服,工作服外再套防水衣,脚上还需穿上高筒水靴,一个班下来,衣内一身臭汗,衣外满身泥浆;手托风钻打眼时,钻头与岩石急剧碰撞,发出巨大的“锵锵”声,震耳欲聋,钻机和钻杆一起猛烈震动,震得人全身发麻;施工时硝烟、石粉等呛人的气体和粉尘难以全部排出,连续几年在洞内作业,患上尘肺病、关节炎的战士比比皆是,加之必须完成规定任务后才能出洞吃饭,否则影响后续部队作业,炊事班送来的饭菜往往凉透了我们才能吃上,所以战士们普遍患有胃病……

当地气候也十分恶劣,夏季温度常达40摄氏度以上,营房床铺上的凉席都在发烫,起风时刮的热风酷似蒸笼,使人头昏脑涨,我们在凌晨1点以前很难入睡;秋季开始,这里又是“天无三日晴”,阴雨不断,整天湿漉漉的,洗了的衣服好多天都不得干;冬天,山里温度低、湿度大,冷得刺骨,我们在洞里打炮眼打得大汗淋漓,出洞热汗瞬间又变为寒冰,一冷一热让人难以忍受。

因地处偏僻,我们与家人书信联系,两个星期后才能收到回信;由于交通不便,物资供应跟不上,我们每天吃的都是土豆、战备菜、陈米饭。即便如此,为了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战士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在这里,在“ 816”工程工地烈士陵园内,就长眠着76位战友。

密洞 10余年,艰苦岁月成为终生财富

2002年,“816”工程解密,我们才知道当年为之流血流汗的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应对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局势,党中央作出进行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1967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 816”。

为修建该工程,6万余名建设者昼夜施工,在深山中挖出了大小洞室若干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整座大山都被挖空了。有人测算,如果将开挖出来的石渣筑成1米见方的石墙,有1500公里长。

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缓和以及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1984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 816”工程停建,从此该工程被尘封了起来。此时,土建工程已完成85%,安装工程量已完成60%。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这段艰苦岁月,除了我们自己,没人知晓。这项熔铸了6万多名建设者的忠诚与心血的工程,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后来,“816”工程中的极小一部分洞体被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再后来,建峰厂逐渐转型为以生产化肥为主的化工厂并成功上市,成为重庆的一个大型化工支柱产业,也成为企业改制、三线工程转型的成功典型。

2010年,“816”工程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开放,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而著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69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重庆市“ 816”工业旅游景区上榜。

几经周转,“816”已成为我们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铭记的历史印迹。


作者:陈怀文 王雪 陈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