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人” ︳“越洋电话”变“形”记
1971年7月,重庆市电信局正式开办国际电话业务(通信事业)。
讲述人
汤玉珍,女,原重庆市电信局长途电话科话务员、长营分局局长。
“婆婆,家里一切都好吗?”
“好,今天姨婆们都在家里玩……”
手机这端,连接的是居住在山城重庆80岁的汤玉珍;手机另一端,连接的是汤玉珍远在英国的亲戚。
“现在方便太多了,联系国外的亲朋好友,一个微信视频,既能通话,又能看到对方。不像以前,打个电话需要话务员转接几次。”每次越洋通信时,作为原重庆市电信局长营分局局长的汤玉珍,总会想起1971年7月,重庆市电信局正式开办国际电话业务(通信事业)的往事。
长途电话
从国内业务到国际业务
“您好,请问要拨往哪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渝中区上清寺的重庆市电信局,100多平方米的机房内,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像盒子一样的设备,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在那时,电话还是件稀罕物。当时安装一部电话需要花费上千元,还要单位开介绍信,就算以上这些都准备好了,还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因此,能装得起电话的家庭可谓是凤毛麟角。老百姓偶有急事要打电话,需要跑到市电信局营业厅,先挂号再排队,由人工通过交换机帮忙叫通进行转接才可实现通话。
1960年,承担着四川钢铁煤运等重点中心工作的重庆,长话业务急速增加,当年长话交换量达到329.5万张。为了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急需扩招长途电话科(简称“长话科”)话务人员。1962年,经过层层筛选和考核,汤玉珍被调入重庆市电信局长话科。
作为长话科话务员的汤玉珍与同事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人划分了不同区域,24小时轮流值班,负责全重庆市长途电话来话、去话、转话的接续工作。
“市民将电话打到话务台,我们根据对方需要,把指定的插头插向被叫方的圆孔里,双方才能通上话。”汤玉珍回忆。
长话科的工作并不轻松,汤玉珍每天上班耳机一戴就是几个小时,面对的是安装着电键和电路插孔的机台,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汤玉珍说:“耳朵要能听辨出电话接通的开始和结束话语;眼睛除了要看连接哪个插孔,还要看电话拨打进来的时间;右手拨号、左手按键,还要腾出时间来记录来电市民告知的信息,比如要拨去哪个地方、找谁……”
有时候电话太多,七八个电话同时打进来,前面已经将线路接到了指定位置,后面又要马上查出下一个电话要接往哪里。“如果业务不熟练,或是不专注,就容易出错。”汤玉珍说,机台有上百个插孔,有些精通业务的话务员能背百家姓、能记市里所有单位的电话,还能记熟这些插孔连接哪个地区。
渐渐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初期阶段的到来,个人和企业对于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于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的国际电话业务需求量增多。与此同时,我国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电话通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为国际电话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全国各地陆续增设国际电话业务。在发展浪潮中,1971年7月,重庆市电信局正式开办国际电话业务(通信事业)。
国际长途
从话务员转接到直通直达
重庆市电信局国际电话业务开办初期,并未开通国际长途直拨业务。这导致国际长途通话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耗时长,二是要到指定的地点接打才行。
“当时开通的是连接上海国际台和香港国际台的线路,两个线路台分别对应着能接通的国家。要转接几次才能接通。”电话线路会先转到汤玉珍所在的长话科,再由话务员按照需要转播到上海国际台或香港国际台,那边接到信息后,再一层层地转接到国外相应线路。手续繁琐,联系不到对方是常有的事,有时一个电话从拨到接,要持续一两天时间。
除了转接耗时长,国际长途电话也不是在哪都能接打。“市民想要拨打电话到国外,只能到市电信局营业厅,或是到重庆几家涉外宾馆。”汤玉珍说。
家住重庆市渝中区的50多岁市民黄佳新对此印象深刻:“我那时还小,家里有非常要紧的事情,父亲需与远在国外的叔叔联系时,就会跑到营业厅,顺利的话半天时间就能回来,不顺利的话一两天才能联系上人。”
此外,电话费用也很昂贵。“打一个国际长途电话,没有几元钱是不行的,这在每月只有几十元工资的过去,可不算一件小事。”在汤玉珍印象中,一年接到打进打出的国际长途电话少之又少。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国际经济往来愈加频繁,对长途电话业务的需求不断攀升,国际电话业务才有所好转。
1985年,重庆机务站、长途台移设大坪长途枢纽楼,一大批老旧设备得到更新,新添置了115席“JT02”型长途共电式电话交换机。“我们明显感觉到通话效果好了太多。”汤玉珍说。
4年后,让汤玉珍他们感到更为振奋的事情来了——重庆至美国、日本等方向的电路,正式开通国际直拨业务。这也意味着,接通这几个地方的国际长途电话线路再也不用转来转去,可直通直达,国际长途电话线路终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拨。“这是个很好的开始!”汤玉珍还记得业务开通当天,同事们在机房里欢呼雀跃。
全球联通
从固定电话到智能手机
同样感到兴奋的,还有黄佳新他们一家。
20世纪90年代初,万千条电缆“飞”入寻常百姓家,固定电话开始慢慢普及。黄佳新家中迎来了第一部固定电话,“我现在都记得第一部座机是红色的,圆形按键盘,电话线可以牵很长。父亲还专门拿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工整记满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
1993年9月,重庆市电信局市话各程控局开放108国际电话受话人付费业务,即中国直拨国外话务员受付电话业务。同月,开放国外用户直拨中国话务员受付电话业务,并率先开通美国、日本等的来话业务。
黄佳新与家人在家通过座机,就能向远在国外的亲戚拨打国际长途电话。“电话直通,中间也不需要转接,在家就能接拨国际长途电话。”至此,曾经繁忙的重庆市电信局长话科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是在同一年,渝达光缆建成投产,重庆长途电话开始步入光通信时代,传输速率不断跃升,形成以光缆传输网络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融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公共信息网络。
1995年初,重庆公众模拟移动电话进入全国自动漫游,手机最初原型“大哥大”成为人们的新宠。
“‘腰别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谁家要是有个‘大哥大’,那是相当洋气的一件事儿。”黄佳新购买的又重又厚的“大哥大”,现在还留存在家中的抽屉里舍不得扔,“虽然不能用来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但这可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由于受当时网络基础设施和技术限制,“大哥大”无法直接接打国际电话,如需进行跨境通话,要在电信运营商等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支付一定费用来完成呼叫转接或者使用其他专门提供跨境通讯服务的方式。直到我国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智能手机的兴起普及,国际长途电话才逐步实现走到哪拨到哪。
汤玉珍在这时也有了自己的专属手机:“第一个手机显示屏虽小,但是用起来很方便,随时随地都可接打电话。”从按键手机到全屏手机,带照相功能、可双卡双待;从3G网络到5G网络,在线“冲浪”、视频通话,手机不断迭代更新,功能越来越强大。
“不得不让人感慨技术的日新月异。”黄佳新的手机早已换了好几个。
“现在方便太多了,随时随地能联系上远方的亲朋好友。”汤玉珍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给在国外的亲戚发信息、打视频。
从前车马慢,疆域广,鸿雁传书时日久;当下光纤密,网络飞,一部手机通全球。全民共享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成果,走天涯、遍海角,漂洋过海的距离分秒可“通”。
作者:孙茜